派出所的技术人员调取了小区门口的监控,发现韦利有出门的迹象,但是却没有进来的视频,这也说明了韦利出去了就没有进来过。
犯罪行为似乎是不能单从犯罪已构成的事实这一现成的观点来理解的,犯罪的哲理要比人们想象的更为深奥。如果法律成为某些人用以获取利益的工具的时候,它的危害性超过普通的一般犯罪。
下午,一个电话吵醒了正在睡觉的王晓,王晓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
“在某某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小孩的尸体,周围已经堵满了人,有关于案子的消息已经上到了媒体和新闻,领导也十分重视这个案子,你们抓紧赶到现场。”
“明白!”
疑案组他们赶到现场,王晓他们这些人从现场勘查车里钻了出来,都各自提上自己的工具箱。
现场由于在树林里,地势也比较复杂,从表面上来看也比较难看清尸体在哪。随后,王晓也问:“尸体在哪呢?”
“在下面。”
开口说话的是一名树林管理员,他的表情似乎很害怕,说话的时候一直在哆嗦。
“你能不能带我们去?”
“我…我不敢。”
没办法,疑案组他们还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赶到发现尸体的地方。一到案发地点,疑案组众人惊呼一声,都被吓了一跳。
他们没有见过如此残忍的尸体,小孩尸体全身赤裸着躺在树林里。陈萧经过了这么多次,心里已经没有那么愤怒了,他已经看淡了死亡。
叶子和技术人员也正在勘查案发现场,邓恺和王晓正在询问当时的报案者。黄鸣和许芷若正在现场附近调查。
“当时你是怎么发现尸体?”
“我是每天都要来打扫树林的卫生,今天我在打扫的时候远远地望见树林里躺着一名不知是什么的东西,我悄悄地走近一看,居然是一具尸体。我当时立刻被吓了一跳,赶紧跑了上来,报告了我的上级,然后也顺便报警了。”
“当时你来这里打扫的时候有没有看见什么陌生人呢?”王晓问道。
“没有。当时树林里静悄悄,根本没有发现有什么陌生人,也没听见什么声音。因为每天都是如此,所以我也是习惯了。”
“那你当时是几点来这里开始打扫的?”
“凌晨大约五点半左右。因为这里平时没什么人来,而且这里又比较大,所以基本要打扫一天才能打扫干净。”
“明白了。”
询问结束后,王晓和邓恺进入了现场,王晓首先转到叶子身边,问:“叶子,你勘查到了什么线索?”
“这是明显抛尸现场,而且抛尸现场正处于半山腰的位置,中间正好也有一条盘山公路,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到这里来,而且也提取不了车胎痕迹。
“现场有没有能够发现被害者身份的证件?”
“没有。所以我们现在主要目标就是调查被害者的尸源,尸源问题是关键。”
随后,疑案组分成几组,分别去调查被害者的尸源,但是走访了附近现场的村子,他们都没有见过被害者。
被害者身份也成了谜…
疑案组他们也打印了许多份寻尸启事,通知各个派出所把寻尸启事张贴在各个小区、社区。也发布了网上协助调查,通过其它省市帮忙调查被害者的尸源,也发布了微博,帮忙网友寻找尸源。
特别是当第一次犯罪得手后的成功体验,会迅速强化其犯罪心理,使其沿着毁灭的深渊走下去,变得更加贪婪,一发而不可收拾。犯罪是社会问题的自然延伸,社会问题则结晶于犯罪,很多案件都是如此。尽管那帮案犯几乎都不是知识分子,但却正是他们,完全不自觉地把那些问题给体现出来了。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