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双,沙蚕毒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杀虫双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根等吸收和传导。
杀虫双有特殊臭味,易吸潮,易溶于水,可溶于95热乙醇和无水乙醇,以及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醇乙酯及乙醚在中性及偏碱条件下稳定,在酸性下会分解,在常温下亦稳定。
杀虫双侵入途径有三种方式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会对粘膜、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人畜毒性中等。但是吸食过多就有可能会导致死亡。
“但是这些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了嫌疑人应该能接触到农药。但是现在我又有一个新的疑问,谁会自己无缘无故喝下这杀虫双的农药呢?”陈萧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有可能是被嫌疑人灌下去的呢。”
“是有可能,但是如果是被凶手灌进去的话,那么被害者应该会有反抗吧,但是现在被害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反抗,脸的两侧也没有手指印,这说明农药不是被嫌疑人强行灌进去的。所以这个可能性概率比较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或许是嫌疑人把农药滴在什么地方,被害者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把农药喝了进去。”
“嗯,这个可能性倒是存在。不过杀虫双不像别的杀虫剂,杀虫双有一股独特的臭味,而这股臭味太明显了,基本不可能没有闻到,被害者喝的时候肯定会有所察觉的。除非是有一种臭味能遮盖住杀虫双的臭味,或者和杀虫双的臭味类似,不然被害者是不可能不发现的。而且能做到这一步的应该和被害者的关系应该不一般,应该是被害者的熟人。”
2021年6月2日晚上745天气晴
4
“算了,我们先不说这些。叶子,你那边查到有什么线索吗?”
“我们在许芷若所说的那条拖拉的痕迹发现了单个足迹和成趟足迹,我们也和被害者的脚部比对过,现场发现的足迹并不是被害者的足迹。”
足迹是人类生活中足与地面等物质客体接触时留下的痕迹,即人在进行站立、行走等活动时自身重量和人体肌力通过足作用于地面等物质客体上形成的痕迹。
足迹的作用是为了区分嫌疑人足迹,形成原因和条件,反应嫌疑人的特征以及证明和再现犯罪过程。
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做的是判断嫌疑人足迹的种类,显然这是鞋袜印,这不是赤足印。接着是再判断鞋子的类型,这是一款模压成型的胶底皮鞋,花纹清晰,左右对称,多有边埂或花边埂。外侧有耐磨块。其次是判断鞋外底磨损的特征,包括挤压磨损、磨粒磨损以及疲劳磨损。挤压磨损是鞋底面相对地面垂直方向运动时,地面上坚硬的突起物挤压嵌入大底引起的物质损失。挤压磨损比较严重,这意味被害者曾多次行走在有坚硬的突起物,地面应该不平滑,这说明嫌疑人很少在市区内行走,可能不是市内人,这反而像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走,嫌疑人很有可能是农村人。
磨粒磨损是鞋底面相对地面水平方向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摩擦力引起的鞋底物质损失。磨粒磨损也算很严重,这反映了嫌疑人的鞋子穿的比较久,不属于新鞋,新鞋的磨损不会这么严重的,因为在提取的足迹倒膜中发现了有许多细小的颗粒,这是由于摩擦而形成的。右侧的磨损比左侧的磨损更为严重,这意味嫌疑人平时更多用右侧走路,左侧很少会挨到地面产生摩擦,所以嫌疑人应该是外八字。
疲劳磨损是鞋底弯曲时内部应力引起的鞋底面物质损失。疲劳磨损的痕迹就比前面两者的磨损轻很多,这说明嫌疑人很少会将鞋底弯曲,所以应该不是运动员一类的职业。
再者经过对足迹的判断,发现嫌疑人应该是北方人,肯定是男性作案。要知道被害者的体重也不轻,嫌疑人一个人拖着行李袋和旅行箱加起来至少有很重,所以嫌疑人至少是男性。
“但是也有可能是两个人啊。”一名侦查员说道。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