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严重些社会大众某些不健康的心理为滋生、孕育、激化“反社会”暴力行为提供了土壤。
那么为什么会有此类的事情发生?正如人们在检讨这类惨案的社会根源时指出的转型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弱势群体因社会支持不足个人受挫而悲观失望并极端化为对社会的仇视和对抗是最根本的原因。
叶子很明显能够判断出这件案子的凶手应该不是一般人所为,这里明显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而是抛尸现场。凶手的行为不是有预谋的,他肯定是在前往太平镇的路上看到一处抛尸的好地方。
在经济领域中因利益冲突而生的“仇富”心理以及针对明确对象的报复行为已经延伸到在婚姻、家庭、日常交往中的琐碎纠纷郁积起来形成对整个社会和无辜他人的仇恨并将仇恨转化为以残忍手段向无明确对象的群体只要是易于攻击实施报复的“反社会”暴力行为其恶劣程度更为严重行为更具偶发性、突然性而无从提防。因此我们还必须找出与产生如此畸形、变态的心理行为有关的其他社会因素。
“报案人现在在哪呢?”李放民问道。
“报案人就在我旁边上。”太平村派出所值班民警回答说。
“我有话想要问他,你可以退到一边去。”
那值班民警听了李放民的话后,很自觉退到旁边。
“你当时有没有看见什么人在路边停车呢?”李放民问道。
“没有。我当时在周围根本没有什么人,我也不知道是谁把她丢弃在这里,我也觉得很奇怪。直到后面我才发现,原来那是一具尸体。”
后来黑鹰组和刑侦队也没有发现什么线索,便打道回府了。
事实上现代社会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际关系的松散化淡漠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与单位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功利化而在情感上却疏远了……这些都导致了亲友关系、邻里关系、组织关系的淡化和隔膜个人在削弱的社会网络中必然感到孤立无援。
从一系列恶性事件我们还可以发现当今社会以道德自律为表征的个体约束正在急剧弱化。众所周知任何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必须以信仰为支撑这个信仰可以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可以是内心向善的“绝对命令”;也可以是类似善有善报这样的宗教文化…但还有许多底层老百姓既没有高尚的信仰也没有通俗的信仰甚至连恐惧和敬畏之心也没有了这就不能排除有些人在生活中遭遇极度挫折时一时兴起而丧心病狂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究其心理他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不知为何物这正是心灵极端空虚的畸形表现。
其实许芷若最担心的还是这个,如果是普通案件那还比较容易处理,就怕碰见这种案子,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而且这种案子如果凶手真如许芷若所设想的那样,那嫌疑人就真的有可能会继续作案,那他的犯罪手法就会继续升级,从单纯的杀害,到折磨,再到侵害强奸,从第一个,到第二个,再到第三个……如果不抓到他,小孩只会更加危险。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