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罪亚文化角度看,对生存或基本生活遭受威胁的群体大谈道德与守法的效果可想而知,底层身份为底层群体实施暴力抗争提供了貌似“正当的理由”。
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群体性的底层抗拒往往表现为群体性事件,而个体实施的底层抗拒在极端层面往往表现为仇恨犯罪。这些群体性事件或者个体性事件与仇恨犯罪频发的背后不仅有利益之争,还有支撑底层群体内在反社会心理的犯罪亚文化。
这种反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在合法维权或谋利渠道屡屡碰壁后所形成的挫折感、绝望感支配下的报复社会、发泄不满情绪心理。如“仇富”“仇官”、对他人权益的漠视等心态。由于底层群体成员本身缺乏一定技能、接受教育的水平有限、经济地位低下,该群体成员更易接受这种反社会心理。
而且经过询问附近的村民得知,平时王国令和郭玲这对两口子对村民也挺好的,自己家种的菜他们都会选择分享,或者分一些给大家,所以太平村村民对他们的印象都不错。当得知他们家里发生了这种事情,他们也觉得有些懊恼。
案件陷入了僵局,许芷若一直没有找到谁是杀害王欣圆的凶手。因为许芷若始终觉得嫌疑人是随机杀人,嫌疑人和受害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能找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许这件案子就能迎刃而解了。
许芷若突然想到自己会不会是陷入了惯性思维了?认为“反社会心理行为”就一定会杀害无辜的群众,一定是随机选择的,毫无联系的。
许芷若这才突然意识到是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或许嫌疑人选择王欣圆作为自己的目标是有目的的,可能嫌疑人和受害者,甚至受害者的父母认识,所以可能需要再问一遍。
许芷若和王晓来到了王欣圆的家,王欣圆的父母明显苍老了许多,两边鬓发在一夜之间多了许多,许芷若问:“你们平时有没有认识什么人?比如他不是你们这个村庄的人,但却经常来太平村游玩,然后你们认识的。和王欣圆可能玩的也是特别好的,不是你们的亲戚。”
“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多了。我想说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
“应该是经常和你们联系的比较频繁,但是最近却不怎么联系了。有没有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你需要等我们想想看。”
“那这样的话也好,你们想到了什么和我说,如果有相关消息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说完后,许芷若就和他们回去了。刚回到省厅,实验室那边就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受害者王欣圆的指甲里发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虽然只有皮肤组织,但这已经是足够了。
“那你们有没有把这份数据比对信息库上的,有没有相一致的数据?”
“目前结果还没有出来,你们再耐心地等待一下吧。”
“可是之前你为什么会和他们说那些话呢?”王晓问道。他很好奇许芷若说那些话的意思究竟为何。
“之前是我自己推断错了,走进了我自己的思维盲区,虽然被害者可能有反社会心理行为,但他选择的目标并不是随机性的,而是有目的性的。因为嫌疑人在选择目标的时候,还是遵从大脑的一个惯性思维在里面,还是会选择相对于他来说更加安全、保险的目标作为受害者。”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