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汉期间,所有的谋士中,首推张良,这个韩公子是智商情商双重在线,尤其是情商更在智商之上;谋士第二当属剻彻,此人情商权谋之术不比张良差,唯一不足的是他的主子韩信太次,脑袋有点一根筋和项羽有一拼;谋士第三者,当属陈平,者家伙离间计干掉了范增,之后更是成为了大汉的丞相,智商情商永不下线。
另一边,赵王歇和陈余那真的是妥妥的情绪派。被李左车渣渣的情商刺激的升起逆反情绪,就算是知道李左车的计策好使,他们也弃而不用。
若是换作张良来说,情景绝对会是另一方景象。
陈余当初和张耳使一起去辅佐陈胜王的,在长时间的战斗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基情。但很明显,张耳属于攻方,陈余为受。
在巨鹿之战中,张耳责备陈余,激起了陈余的小脾气,像女人一样登时就生气了,把帅印扔给了张耳,转身就跑回了南皮。可惜张耳也大男子主义,并没有去追,那时他要是追上去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会把陈余追回来,到了晚上两人再刎颈之,交一次,误会也就解除了。
到这个时候,陈余对张耳的气还没完全消,同时他也对巨鹿之战畏手畏脚不敢攻打秦兵有些羞愧。这时韩信带着号称数万的兵马前来,他看到了表现的机会,想要在张耳和天下人面前证明自己。
他翻翻白眼,很是儒雅的瞪了广武君李左车一眼,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意见很明显,就是说韩信不过数千兵,赵国则是十万精兵。敌弱我强,韩信又千里长途奔袭,早就疲乏了,若是我们避而不战,岂不是让诸侯把我们看轻了。
再有就是他主战的理由还有一个原因,若是此时我军在绝对占优的情况下避而不战,万一韩信后边还有大军前来,到时候我们怎么应对?
陈余这话没错,韩信后边还有强大的汉国,他们一路过来,拿下了三秦的雍国章邯、塞国司马欣、翟国董翳,东边的河南国申阳、韩国韩成、殷国司马昂、魏国豹、代国夏说,项羽分封的十路诸侯,已经被刘邦灭掉了个当然,张耳还不知道九江王英布也被汉王策反了。
假如他们面对韩信数千人不战,延误了战机后边是很有可能会有大军到来的。
除了汉兵外,在南边赵国还有更大的西楚,东边的齐国也不是吃素的,北边的燕国也很有实力。
陈余决定正面硬刚韩信,也是想快点干掉韩信,一战成名。以名声震慑诸侯,我陈余也不是吃素的,以此来警告汉、楚、齐、燕不要轻易对我下手。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一战成名,使诸侯人人惧怕。他陈余也想获得项羽那样的名声,而击败韩信,便是他成名的良机。
此时的韩信,名气已经不弱项羽多少,他陈余打败了韩信,名头将直逼西楚霸王。
现在机会到了,成安君陈余的激动可想而知,心砰砰的跳,浑身抑制不住的颤抖不是害怕,激动的,甚至都产生了幻想,幻想着成为击败韩信后的身价飙升,冲榜头版头条,诸侯见到他都瑟瑟发抖的美好画面。
广武君李左车的策略的确稳妥,但不够光彩,即便是杀了韩信,也无法让他陈余成名,反而会落个不光明的人设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他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现自己,主要还是他现在的名声实在不好。在赵国被王离围困,张耳数次向他求救,这货畏首畏尾不敢出兵,以至于和刎颈之交的好友张耳闹翻。
这一次,常山王张耳也来了,他怎么也要在那个看不起自己的家伙面前表现一把。等把张耳生擒活拿,被手下绑缚到他的大帐内,他陈余再表现一番自己的大度,面带微笑的给老朋友解下绑绳,嘿嘿嘿......
韩信引兵而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攻打方案。战场瞬息万变,他打的是“随意应变”的主意,实在打不过就撤退便是了。
在未到井陉口的时候,他派出去的斥候回来报告,得知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大喜之,这才敢引兵直下。
大楚王朝之我给霸王当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