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刺激到馨雅,自认为话还是比较心的,但还是把馨雅惹爆了:“你老认为我有病,我好好的有什么病,你认为我犯糊涂,胡袄,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胡过,很多东西它就是在我脑子里存在着,有些事我只是不敢出来,怕你们笑话。”
“什么事不敢,你对我还不相信啊?”
“跟你我更不能。”
看着馨雅红透的脸和快哭聊样子,我有点楞。
但我不能再追问,怕馨雅下不来台。
“好吧。你不去就不去吧。我也从来不认为我有什么梦游症,我以后也不打算去看什么医生了,纯粹浪费钱。”没有别的好办法,只好延用老套路,利用她对我的病情的担心。
馨雅明白我的意思,气得动了动嘴唇,却没能吐出一个字来,闷着头把早饭吃完了,才像泄了气的皮球:“又来这一套!算你狠,我去,这你满意了吧?”
这次给馨雅看病颇费周折。
鉴于上次找的那个心理医生咨询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这次我决定先在私底下多做些工作,免得往医院跑的次数多了,馨雅的抗拒心理更严重。
私底下做功课的结果让人有点沮丧。
也许是我们习惯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而精神病又是大家最不愿接受和承认的。
问题是心理疾病的患者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除了需要强制送进精神病院的那种,对一般心理问题的人,还真没办法强迫他们去就诊。所以心理咨询,特别是心理治疗在国内发展比较缓慢,跟西方相比可以属于起步阶段,资源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即便是一流的大城市,想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医生也并不容易。
尴尬的是,随着人们观念和认识的改变,加上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和生活压力,客观上有心理咨询和治疗需求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仿佛一夜之间拥影心理医生”头衔者的数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但拿到这一资格的人无论从硬件和软件上讲,却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通过不断辗转,我给馨雅约到了某大医院下属心理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都城着名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兼博士生导师,汪曈先生。
缘起缘落何时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