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德晓行夜宿,一路上辛苦自不必说,等他进了京城,三场考罢,张福德不但榜上有名,而且位列前三,他即刻被皇家选入待诏,又是二十年过去了,张福德已经升至总管全国税务的大司空,他减捐免税,为天下苍生光做善事,修得全天下之人的赞誉,这日,功成名就的张福德从京城前来拜谒江流和尚时,江流却避而不见,只是让弟子传话“造福天下苍生,善莫大焉,不过,你要谨记一百零二那一年。”
张福德对于后半句话,很不理解,他想找江流大和尚问个明白,又找不到。无奈,他也只能是谨记江流大和尚的话,做善事,为民办好事,八十岁那年,他辞官回归故里隐居,他却始终不忘每年都到珈蓝寺来烧香礼佛,直到他一百零二岁辞世那年,他还到珈蓝寺来给江流大和尚烧香。
江流和尚却始终不肯再见张福德,这也是张福德临终前最遗憾的事情,因为他心中还有很多话要对江流大和尚说,而江流和尚到了九十岁,就不再云游,他在寺院后面靠近江边的悬崖上找了一处洞窟,每日在里面清修。
太阳升起来,又落下,月亮圆了又缺,悬崖下的江水滚滚滔滔,何曾有个停歇的时候,江流和尚在崖壁的洞窟之中,眼望江面上白帆过尽,落日余晖中,看几人又系斜阳缆,感叹着岁月的无情。
江水不休,山不移行,惊涛拍岸边岩石,磨去多少时光,星转斗移,日光轮替,缺月上疏桐,料得年年如此。
又是十年寒来暑往,江流满百岁,大徒弟张罗着要给师傅过百岁寿诞,被江流谢绝,并不准外传,江流一百另一岁那年,忽然白昼里从洞府中走了出来,谁也没见到他是如何来到大殿之中的,等到他站到大徒儿面前,要他召集寺院中所有众僧前来听经之时,慌得他那些徒儿,齐齐叩拜,待寺院中所有僧人齐聚大殿之后,江流设谯坛,开始讲经说法。
第一日,他从金刚经说起,三天后,寺院里布满了听道之人。
接着他又细心解读了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他这一讲又是十天,等到他说起大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和佛说阿弥陀佛经之时,寺院中树上的鸟儿都停止了叫声,立在枝头一动不动地听江流大和尚讲经说法。
待到第四十九日,江流和尚一改往日低沉的声音,用宏亮的嗓音郎朗说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偈语过后,江流老和尚沉默半日,只是端坐于佛坛之上,坛下僧众立刻双手合十,齐诵佛经。
半日后,江流老和尚,又开口言道“吾五十年前,游历五台山大相国寺,拜谒独圆大师,此时独圆大师正在吸着烟袋,他示意我独自品茗,我不理,趁他吞云吐雾之际,我突然与他开始讲道,吾曰,心、佛、众生相皆空。”
独圆大师曰“世间本无事,一切皆是空,真性是空。”
吾曰“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大师曰“汝真能做到看破红尘,一切皆空吗?”
吾曰“吾两次被追杀,今日遗忘矣。”
大师曰“汝未忘,汝未忘,既已忘,为何提耶。”
吾反唇相讥“吞云吐雾也是空吗?”
独圆大师无语,半晌举起烟袋,敲了我的头一下,吾立刻怒曰“大师为何无礼?”
大师突然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做送客状,我不解,问曰“大师为何赶我?”
大师不言,吾走出山门十里,方才悟出期间真谛,无妄,无佞,无我,实乃无气也。
讲经至此,江流和尚不再言语,大徒儿揣摸师傅的意思后,高声宣布“各僧众回去后,诵读三日大乘经。”
大殿里只剩下江流大和尚和他的大徒儿,江流大和尚这才开口低声说“我回到洞窟后,你三日后率领寺内众僧,把我清修的洞窟口砌死,从此再不准打开。”
大徒儿闻听,吃惊不小,他忙跪下问师傅“为何如此,难道师傅从此后再也不和徒儿相见了吗?”
大和尚闭目无语,深知师傅个性的大徒儿只好跪拜在师傅面前,到了半夜时分,江流和尚不见了。
浪打桃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