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她很朴实,不善表达。可能我们那个年代的爱与关心,都羞于从口中说出,只是通过细琐的事情默默地表达着。
我上四年级,姐姐上六年级。每天天还没有亮,厨房里早已冒着热气,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我睁开惺忪的眼睛,看见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我知道我该起床了。妈妈把饭菜摆放在桌子上,就去收拾厨房,一会儿刷刷锅,一会儿擦擦灶台。等着我们洗漱完了,坐在饭桌旁了,妈妈才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
生活中妈妈的爱是无形的,那个时候她就像是我心中的英雄一样,总是在我无助时,给我力量。有一次放学,我和姐姐,还有王善一路上说说笑笑。王善姐姐提醒我,我的红领巾有点松了,紧一紧,别掉了。我用手把吹歪的红领巾扶正,心想:快到家了,它不会丢的。我就继续走了。到了家,放下书包,妈妈的饭没有做好,我就先写了一会儿作业。马上要吃饭了,我低头看了看,心里“咯噔”一下,红领巾真的不见了。我赶紧向外跑,边跑边对妈妈和姐姐说:“红领巾丢了,我去找找,你们先吃。”我沿着我们回来的路一路找去,直到王善姐姐提醒我的地方,还是没找到,我只好无精打采地回家了。妈妈正站在门口,问我:“找到了吗?”我沮丧地说:“没有,都找了个遍。”妈妈眼睛一直看着我,说:“不能丢,你先吃饭,吃完饭找找书包里,翻翻衣服兜。”我说:“没有,我都找过了。”姐姐站在厨房门口说:“都提醒你了,还能把红领巾弄丢,咋不把你自己丢了呢?”我叹了口气。妈妈见了说:“先吃饭吧,吃完我和你一起找找,饭都凉了。”
我一直担心着红领巾的去向,边吃饭边想:这要是丢了,明天老师肯定得批评我。吃饭时,妈妈把新菜放在了我和姐姐这边,剩菜端到了爸爸旁边,还一边忙碌着一边说:“来,都吃菜,尽量别剩。”吃完饭,我翻遍了自己的书包,还是没有找到。我心不在焉地整理明天上学的东西,妈妈收拾完厨房就出去了。
天有一点儿黑了,我坐在外面窗户下的木墩上发呆。妈妈从院子的大门口处走了进来,我家院子的大门离房门约有20米。远远望去,矮小的妈妈正迈着欢快的步子向里走来,右手中还拿着一条红色的布。我惊讶地站了起来,难道是红领巾?妈妈看到了我,加快了脚步,举起右手,朝我晃了晃。我赶忙走过去,说:“妈,你找到了?在哪里找到的啊?”妈妈边放下红领巾边说:“可巧了,我在路上找的时候,碰见了村南头的元元,她手里正拿着红领巾,说好像是你们三个中的一个丢的,她放学时就走在你们后面了。”我睁大了眼睛,说:“这也太巧了吧!”妈妈说:“可不嘛,正好我说是你丢的,她就把红领巾给我了。”我微笑着看着妈妈,接过了红领巾,我们娘俩儿就进屋了。看着眼前的红领巾,我把它攥在手里,叠了又叠放进了书包里。一旁看电视的姐姐对我说:“以后可长点心吧!”
妈妈也总是能在无形中看出我的心思,多亏有她,我免去了担心,免去了被老师责罚。当时的我认为,世界上的妈妈都是这样的,这些事对每一位妈妈而言都是小菜一碟。时过境迁,妈妈的那份爱,就如陈年老酒,愈久,散发的味道愈香醇。我们会沉浸在其中,并时常的怀念、思念。
素年之落雨无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