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生赶着驴车上了路,这宅子才算是空了出来。
等他走了,赵辞把自己的东西从客栈往这边拿。
赵辞也没有多少东西,主要的就是那几身衣服。
接下的一早上,赵辞带着小乞丐把刘玉生的老宅翻了一个遍,所有的看不上的东西,都给他扔到前院里面堆着去。
各种用过的餐具,用过的被褥,用过的洗澡桶等等等等一些杂物,堆的前院满满当当。
这些东西堆到院子里之后,赵辞提通知的资源回收的老秦,也按时来到宅子里。
资源回收这个行业发展的很早,这些赵辞不要东西让他们回收也不需要赵辞花钱。
东西他们拉走之后,还要顺便给赵辞打扫屋子,扫扫地、擦擦桌子,扫扫墙角的蜘蛛网啥的。
趁着他们打扫屋子的功夫,赵辞和小乞丐去买一些大件的生活用品。
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被褥,水缸等等等等。
赵辞这些东西买的多,直接让商家给送到家里去就行了。
完事赵辞还定了一块匾额,匾额上面写着赵府。
买的这些东西,还有这么大的院子,光靠赵辞和小乞丐可收拾不过来。
找了资源回收的老秦,很快他便给找来一个老妈子,谈妥了工钱,老妈子便开始在院里忙活。
老妈子有个娘家弟弟是开杂货铺的,赵辞直接让老妈子看看还缺什么,缺的直接让她置办了,完事和她弟弟来结账就行。
这宅子也就是个二进,但宅子大门里面还有个门子住的小屋。
老妈子可以临时找一个,门子可不能临时拉来就用,虽然暂时赵辞也用不上。
赵辞在这边收拾宅子的时候,箱子里的邻居有三三两两出来看了看,还有的过来和老秦带的人聊了几句闲话。
倒是没人上前来和背着两把宝剑的赵辞,以及挎着一柄宝剑的赵彩文说话。
下午资源回收的人都陆陆续续的撤了,找来的老妈子胖婶还在那边絮絮叨叨的说老秦带的人干活不行,宅子里都没给收拾利落,还得她慢慢拾掇。
老妈子胖婶,下午收拾的差不多的时候,赵辞便让她回去了。
今天宅子里买的很多东西还没有送到,不具备开火做饭的条件。
晚饭赵辞给小乞丐在酒楼叫的外卖。
胖婶的家距离赵辞的宅子这里并不远,或者说整个北郭县城,本来就不大,从城东走到城西也就小半个时辰的路程,城西这一片那就更小了。
天黑之后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赵辞便躺着在床上睡了一觉,这种躺在被窝的感觉,他已经好几天都没体验过了。
第二天,胖婶来着安排着陆陆续续送来的货物,小乞丐留在家里修炼,而赵辞则去县城里面了解了解县城里面几支赵家人如今的情况。
赵辞从那几个玄孙祖灵哪里了解到,县城里面住的赵家子孙,一共有三家,都是做点小生意的。
三家人,一个是坐蔬菜生意,一个是做送水的生意,还有一家则是在别人的铺子里做事。
这三家也住在城西,和赵辞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租房住着的。¥¥爱奇文学www.. *…免费阅读】
北郭县的房地产行业并不算很景气,一百两银子也就是十三万左右的铢钱,十三万的铢钱可以买六万斤的粮食。
北郭县外地水田,一亩地一年的收成不到一千三百斤。
六万斤的粮食,等于四十多亩地一年的收成。
四十多亩地看起来不多,但赵家人因为某一代的家主犯的错误,如今这些赵家人基本都是佃户。
有着自己的耕田的几家,拥有的田地也不多。
佃户门种的地,每年是要上交七成给地主的。
一家有三五个劳力的,也就能种个二十亩地,去掉给地主的收成,一年
最富裕的,一年也就能攒个五六两银子,这点银子分到一大家子人头上,一人也就不到一两。
若是如上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碰上年景不太好家里小子多的人家,家里便要饿着肚子够吃。
聊斋之祖宗保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