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忽然明白了,刚才是王教授把一瓶水浇在了那块石壁上。这就更怪了,石壁明明并不是太热,一遇到水,怎么就像是烧热的铁板遇到水一样呢?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听王教授常出一口气说:“没事,现在如果我们再大声说话,他们恐怕就听不见了。”
看我们一脸茫然,王教授微微一笑,解释说:“那块闪烁红色斑点的石头,是一种特殊的矿石,这种矿石有一种极其不寻常的特性,就是对人声的者频率范围很敏感,只要附近几十米内有人说话,这种矿石就能感应到,并且发出红色的斑点。
如果把一块这种矿石切成两块,那么当一块感应到人声后,另一块即使在十里之外,仍能发生同样的共振,如果这种石头分成的不是一块,而是几块,把这几块石头,每隔十里就放一块,那么这种共振就会依次传递,一直传到几十里外,声音几乎都不会耗减,这种矿石叫做传声石,只在秦朝时出现过,在那时,只要有一块拳头大小的传声石,就能换一座城池,因为这在军事上,意义太重大了。
我以前只在竹简上,看到过这种记载,当时只是觉得不过是种传说而已,但没想到的是,今天却真的见到了,这显然是把一块传声石,嵌入到了这个洞口的石壁上,现在大家可以理解那个老头说的了吧,我们在那里说话,真的会被这块传声石感应到的,而那个村里,应该也有同样这种传声石,才能接受到这里发出的声音。”
真是太巧妙了!而这种种神奇的东西,也许就是“长袍人”的发现或者说“发明”因为除了“长袍人”外,一般人是绝难想到这种方法的。
“那您怎么知道就这一块呢?如果洞里,或者附近还有这种传声石的话,我们不是仍然会被听见?”秦晴提出质疑,其实,我们三个也有同样的疑问。而王教授则坚决地摇摇头说:“不会的,如果两块这种矿石挨得太近,就会互相干扰,反而接受不到清晰的声音了,两块的距离,至少也要在十里地左右,这其实也不只是我的主观推测,而是记载上明确提到了这点。”
经王教授这么一解释,我们才真的放下心来。
“另外,我们等到下半夜时,再走一次那个裂缝,我总觉得,这道裂缝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应该和时辰有关,它那种奇特的作用,也许只在白天起作用,随着夜越来越深,那种作用会慢慢减弱的。
还记得我刚才问你们的那个问题吗?这道裂缝是不是人造的呢?我觉得,和蒙老头的那个地宫一样,应该是借助天然的地势,然后加上人工的修建,才形成了这种奇观。
如果光靠天然形成,恐怕裂缝也不会这么规则,咱们也都看了,这个裂缝各个部分的宽度,几乎完全一样,这肯定是经过人工修建的,我总觉得,这个裂缝还有蒙老头的地宫,应该都是长袍人负责修建的,否则再厉害的工匠,也没能力造出这样的神奇结构。
而长袍人最擅长的技术之一,就是利用各种天然的结构,加以改造,然后调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造出一种奇妙的微环境,而这种微环境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能,当然,他们利用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时辰。
那个裂缝中的微环境,能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由此让人的时间感发生紊乱,并且伴有恶习呕吐等症状,等时辰变了后,裂缝中的微环境也就发生变化了,因此,我们要等到午夜时分,撞撞运气。”
听王教授这么一说,我们心中又充满了斗志。我暗暗吃惊王教授的博学,难怪他是国内秦汉史方面的权威专家,学问简直到了深不可测的境界。我们看看时间,到午夜还早,现在可以稍微放松的休息一下了。
经过王教授对这一系列诡异现象的解释,我们的恐惧和恐慌,已经减轻了很多。根据王教授说的这些,我们可以基本可以确定,这些怪异现象的设计者,很可能就是秦朝时神秘的“长袍人”了。
“王教授,我有一点一直想不明白,就是秦朝之后,既然再也没出现秦始皇陵那样神奇的陵墓,会不会是因为那种长袍人在秦朝时突然灭绝了。还有,您刚才刚想说那个竹简的一个细节,却没来得及说,那您想说的细节是什么呢?“
皇陵守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