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找到廖方义好说歹说,总算促成了这场特殊且有唯一性的答辩现场。
正当两人针对此事交谈着的时候,只见一辆学校的接送车突然驶来。
待车辆停稳车门打开后,从中走下来十多位发量不同的中年男子。
廖方义和唐时宏则连忙迎上去打招呼。
“马院士。”
“老胡。”
……
大家不管在哪所高校任职,都属于是数学理事会成员或者理事,彼此之间不存在很陌生的情况,尤其大部分人之前还来参加过数论学术会议。
互相寒暄几句活跃完气氛,大家的话题也就都转移到了正事上面。
“这次能让你们箐华数学系整出这么大动静,想来论文答辩的内容不简单吧?”
作为华科院院士数学理事会理事长的马智明率先向廖方义询问情况。
话语中满是对这次答辩内容的期待。
他从数学冬令营为徐源颁发国奖金牌,再到后面参加徐源的学术报告会,对徐源也可以说是比较熟悉。
为国内新鲜血液中有这种数学天才欣慰高兴。
因此接到箐华数学系的邀请,得知徐源要毕业答辩后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
而随着马智明率先抛出问题,随即也很快彻底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这么短时间就修完本科专业课学分,甚至还完成了毕业论文,如此速度哪怕放现在也是让人羡慕啊。”
“不这样又怎么能被称作天才。”
“说起来当年我可是读了四年本科,和人家一比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徐源参加国际数学奥赛的时候,我就看出他天赋强的惊人。”
“普通的本科生答辩都让箐华这么重视,我也突然有点期待明天的答辩了。”
……
如果这时徐源在这里的话,那肯定能够发现现场有着好几位熟悉的人。
除数学会理事长马智明院士外,还有先前担任奥赛领队的金陵大学教授胡智伟,以及刚见过没太长时间的科大教授齐同祥。
另外的也都是重点高校数学教授,先前来参加过数论学术会议。
而相比其他人齐同祥知道的信息无疑更多些。
先前高教社杯举行赛区答辩的时候,他邀请徐源来科大担任评委并讲公开课。
其公开课上讲述的蒙日安培方程,后面证实正是徐源的毕业论文。
不过他虽然知道徐源的天赋,但自身对数学的认知还是告诉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徐源应该证明不了蒙日安培方程解的整体光滑性问题。
毕竟在偏微分方程领域中,已经多年没有新的研究进展出现了。
另外徐源这段时间并没有联系过他,估计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蒙日安培方程。
明天进行的毕业答辩,应该是更换了新的选题后完成的研究成果。
思维快速运转到这里,他便没有主动去提关于蒙日安培方程问题的事,反正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等明天自然就会知道。
就在齐同祥心里想着这些时,作为系主任的廖方义可谓是压力巨大。
他和其他人掌握的信息完全相同,并没有看过徐源的毕业答辩论文,面对众人的询问又如何回答。
好在旁边的唐时宏及时开口解围,才算是暂时把这个话题给揭了过去。
“各位不妨先保留住这份期待感,等明天答辩正式开始自然会知晓论文内容,总之我在这里给大家保证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众人听完这话自然不会继续追问,反正不管论文质量与否对他们又没影响。
真拿不出手丢的也是箐华的脸面。
只是看到唐时宏说这话时脸上表现出来的丝毫没有掩饰的自豪与骄傲,心里顿时不由得涌现出些许酸意要说不羡慕那绝对是假的。
他们作为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自然都有着不少学生。
可把全部名字仔细在脑海里过一遍,愣找不到一位能比得上徐源的。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