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之后的时间,徐源先带着结题报告去了趟基金委员会递交。
回来吃完午饭后,下午才正式开始查看论文。
——
与此同时。
下午杰青基金委员会总部。
办公室主任邱俊海正在为今年的项目忙碌,需要正式确定获得杰青的人员名单。
过程中还不忘和办公室内的秘书交谈,对今年的项目不是太满意。
“今年申报的杰青项目,整体水准可是要比去年那批差了很多。”
“甚至一些没有含金量的项目都弄了进来。”
“咱们的杰青项目可不允许帽子化,该剔掉的项目必须要剔掉。”
杰青项目的设立,主要是为培养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战略人才,引领着国内基础研究的发展,并非单纯给青年学者度上一层金。
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向来是严格执行。
对每年申报的项目要进行多轮审核,加大重点项目有深远意义技术的资助。
至于那些单纯镀金含金量低的项目,那么无论申报机构是谁,都会毫不留情的将项目给剔除出去。
甚至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项目,如果第一年的表现非常糟糕没有进展,也会立刻停止基金的资助。
旁边帮忙整理资料的秘书,听到自家主任吐槽今年的杰青项目,也当即接过话茬微笑着附和。
“相比去年申报的项目,今年整体水平确实差了点。”
“不过有几个项目如果成功的话,对某些重点领域的技术改革很有帮助。”
邱俊海听到这里脸上表情顿时好了很多,虽没开口却也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从全部杰青项目来看,整体上质量确实要比去年稍逊一些。
但单论某几个项目,却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当然前提是,这些项目能够研究出成果,否则资助基金也只是作无用功。
就在这个时候,两人的动作却突然被外面响起的敲门声打断。
暂时停下动作后,邱俊海微皱着眉头低声说:
“进来。”
话音刚落便见一位中年男人走进来,身上穿着和邱俊海相同的制服,显然都是属于基金委员会内部人员。
“邱主任。”
“这是徐教授递交的结题报告,需要你审批。”
对方走到办公桌前停下脚步,双手将一份文件递到邱俊海面前。
“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那个课题吗,才一年时间能提前结题,放在所有杰青项目里也是很少见啊。”邱俊海闻言立刻接过文件自顾自说。
这段时间哥德巴赫猜想的热度,已经席卷了整个数学界。
就连海外都在到处讨论,又何况是国内。
邱俊海自然也早就知道。
不过看到徐源已经把结题报告交了上来,心里面顿时不由得感慨。
从杰青项目正式设立,到现在可以说也资助了很多的杰青项目。
其中自然不发一些提前结题的项目。
但像徐源这种只用一年便结题,依旧称得上少见。
关键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毫无疑问更是杰青理学项目上的天花板,正常情况下在杰青周期内没有完成才是最符合常理的。
偏偏徐源只用了一年时间,恐怕以后都不会有人能打破这个记录。
毕竟申请杰青的都是博士生,想达到和徐源相同的理学课题层次,那除非是选择研究千禧年大奖难题。
说不会有人打破这个记录,也属实正常。
“咱们国家能有这种数学天才,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幸事。”
“还有给徐教授的杰青基金,也基本没花多少。”送结题报告的工作人员听到眼前秘书的话,也顿时脸上堆着笑容附和了句。
邱俊海这时已经翻看起徐源的结题报告,不多时将项目评级为优秀后,这才抬起视线看向两人感慨道。
“要是像徐教授这样的天才再多些,那可就太好了。”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