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班主任学生,算是已经初步磨合好。
在外面响起这段播报时,他正在教室内讲解数学试卷大题。
得知徐源已经成为两院院士,他捏着粉笔在黑板上的手下意识停了下来,嘴里用讲台下学生听不到的微小声音低喃。
“徐源。”
“你的成长速度还真快啊,如今竟然都已经是两院院士了。”
“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而此时教室内的学生,作为新入校的新生,可以说既对徐源这位老学长感到好奇,但又不知道关于徐源在学校太多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顿时便有胆子大的学生,主动开口向王清韬询问。
“老师能给我们讲讲徐源学长嘛,我们听说当年你是徐源学长的班主任。”
此话一出,顿时得到大家附和。
纷纷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王清韬,眼巴巴等着后续。
王清韬闻言抬起视线扭头朝台下看去,迎上大家的神情后,嘴角顿时微微上扬浮现出些许笑容。
接着索性把手中试卷收了起来,并主动打开教室内的多媒体。
“那好。”
“这节就先不讲试卷了。”
“你们想了解你们的徐源学长,那总台有期节目是肯定要看的。”
面带笑容边说,边找出了徐源参加的那期开讲啦。
打算用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在短时间内,对徐源能有比较详细的认知。
至于像这样的情况,此刻也不只在他们班内上演。
就这样下午活动顺利举办,除了宣扬徐源的事迹经历树立榜样,让大家踊跃向徐源学习外,每位学生还需要写一篇八百字的感想。
届时会先从班级中选出最优秀的,然后蹭蹭筛选送到省里。
只能说徐源取得这样的成绩,对全省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榜样,在重视程度上面肯定没话说。
同一时间平洲市某小区附近超市中,只见收银台那里坐着位青年男子。
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左右。
不过眼下他的注意力并没有在,超市内选购商谈顾客身上。
而是目不转睛的看着电视,里面播放着新闻。
毫无疑问。
正是关于徐源入选院士的报道。
“源哥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强悍,现在就已经当上两院院士了。”
杨斌脸上堆着笑容,面对新闻发自内心低喃着。
为徐源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作为徐源高中三年的同桌,他们两个人的关系肯定是不容置疑的。
不过杨斌在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在大城市发展,带着女朋友留在平洲市打拼,如今结婚成家开了这家小超市生活也称得上美满。
简单来形容的话,那便是知足常乐。
所以无论徐源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他都不会感到心里不平衡。
何况他更加清楚,徐源能当院士凭借的,可都是自身天赋和努力。
他作为院士曾经的同桌,哪天见到徐源,照样会亲切喊上一声源哥。
并非什么徐院士。
“兄弟看什么呢,这么入迷,来结一下账。”
正当杨斌想着这些时,只见一位顾客走了过来,颇为好奇的打趣道。
杨斌对此倒也没卖关子,很快拿出一个袋子,并指着屏幕内容说:
“你知道电视里的这人吗,我当初和他是同桌。”
讲话时整个人胸有成竹。
偏偏那位顾客仔细打量了杨斌几眼,然后又看了看新闻中的徐源。
最终神情坚定的摇了摇头。
“不相信。”
似乎是想不通,杨斌是怎么和一位,这么出色的两院院士当同桌的。
对此杨斌则只是附和着笑了笑,并没有额外解释。
……
刘洋在研究生毕业后,最终还是放弃了数学,并没有继续往下读博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人也没有留在燕京。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