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涵江区美食,涵江有什么好吃

发布:小编

涵江区美食

涵江区美食有江口卤面、山里白粿、哆头土笋冻、炝肉、金钱粿、荔枝肉等。

1、江口卤面:江口卤面在于面筋、熬高汤和配料上。打出来的面要韧性,下锅后不易糊掉。熬高汤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选猪骨头里最好的骨段,熬出来的高汤白花花的,香喷喷的

2、山里白粿: 涵江山里白粿因做法独特、口味纯正而久负盛名。成品的白粿洁白如玉,带着温热,品尝起来有嚼劲,但不黏牙,味道爽口。白粿有很多种吃法,可直接吃,也可煮、炒、烤等。

3、哆头土笋冻:哆头土笋冻晶莹透明,柔糯清爽,其味甚鲜,被列为喜庆筵席上的冷盘佳肴。将海土笋加水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食盐,熬至沸熟胶质溶出后连汤舀起,分装在特制的碟器中,自然冷却凝成固体物脱碟便成为土笋冻。

4、炝肉:传统的炝肉,精选里脊肉,切碎、腌好,多会加豆腐丸、豆芽菜。出锅后,肉片爽滑,豆腐丸鲜美,看起来很像平常吃的肉羹汤,但是味道截然不同。这种溜炝汤的烹饪手法是涵江的一大特色,这种做法在外地很少有,当然主是这些炝汤的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5、金钱粿:涵江的宴会酒席必看到的美食之一,口感软且细,又带着炸花生的那种香甜味,这种做法在外地的菜谱上也是非常少见的。现在厨师还根据传统做法做出了另外一种酥香味。

6、荔枝肉:涵江荔枝肉与福州浇汁的做法不同,以油炸为主,更重肉味本身,炸好后蘸上醋和酱油,咬起来外酥里嫩。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皆似荔枝而得名。在莆田很多地方仍保留将荔枝果肉包裹在肉里,放入锅内油炸的荔枝肉传统做法。

涵江区美食,涵江有什么好吃图1

涵江有什么好吃

涵江小吃  

1.楼下(街名)的煎包,一直认为是涵江的精品。莆田求生煎包的馅碎碎杂杂的,感觉不是很好。还有宫下新开的一家煎包店,顶好,汤中味道不错,扁食用燕皮。文化品味是有的,字画挂墙壁,只是地方太小,环境难免令人不如意。   

2.区府路的永华豆浆,早餐最好的选择,中餐最好的选择是保尾的担仔面和羊肉馆,晚餐最好的选择是保尾的同心缘和旺旺大杂烩,特别是来一道烤鳗,好吃!这些都物美价廉呀~大众的选择。   

3.咸草顶夜市的杂粉,也是顶顶有名,来过涵江的人尝过的都忘不了。现在有N家,觉得最有品味的是靠在原先工农兵饭店的那个位置。显著标志是,有三、四个合伙人,其中一个老板娘较胖。就叫阿胖杂粉吧!呵呵~   

4.咸草顶附近的小圆山牌福州鱼丸和鱼片,不过是光卖不是现场操作品尝。   

5.以前的尾梨巷进去的下徐鱼丸,皮薄,非常有特色,跟米粉一起配上,味道绝佳。跟福州鱼丸有别哦。   

6.六一路的天天砂锅粥,价格偏贵,粥品种众多,粥中精品丰富。特别要说的是莆田旧的肯德基隔壁有一家砂锅粥也是品种繁多,物廉价美,大众品味,味道淳厚,就是粥中不是用昂贵原料。   

7.前街的江口卤面,三角埕附近。吃过感觉是不错的。   

8.国欢塘头的一家“劳燕”荔枝肉店,远近闻名,吃过的人都觉得好,可惜俺一直没空抽机会去。听说涵江交警还有一些官员经常是开公车去品尝的。还听说人较多,速度较慢,服务态度不是很好。不过美食不容错过哦。   

9.后街的口福:爷爷、女儿、孙女三人组合,只做三个品种:豆浆炒、炒泗粉、拌面,味道都很独特。   

10.体育场对面的猪心强饭店:炒猪腰,猪心堡是他们的拿手菜。   

11.腾芳旁边的巷子下去直走200米又一福:鱼饨蛋(仅此一家有),上菜时间:11:00~13:00,17:~1900   

12.市顶夜宵阿土小吃(百胜超市前):开业时间晚上9:00~凌晨2:00,只做汤面、汤粉、汤线面、汤泗粉(一碗一碗煮,味道十分美味)   

13.市顶老字号:开业时间晚上6:00~凌晨2:00,饨颧类(强烈推荐羊肉饨颧)   

14.万家惠桥下的煎果,火候及油的配合很到位,再加上味道的合理调配,不怕长痘的值的一试   

15.市场的拐伞(本地话翻译)店;锅边糊是涵江的一级,胜过市顶的各家夜宵   

16.侨新市场的煎包:皮薄馅多味佳(比莆田求生的好,求生的馅太烂了)   

17.春卷 ,葱饼(葱油饼),“芋拐”(黑拐) 现在涵江都没有做得正宗的,都是随便弄几下,糊弄人,卖点小钱,以前的作的正宗的几乎绝迹。倒是偶尔在乡下的庙会,大戏场边会吃到做得比较好的。   

18. 葱丸:与葱饼同类食品,内料:粉丝为主,其他的为葱,韭菜,肉料等,已在市面消失. )  

19.马耳朵:即将消失的还不错吃的油炸甜点。   

20.油炸鬼(油条):大部分卖家做得还不错,就是油料新旧大不如前,卫生不过关,油炸出锅虽然颜色可以,但是用鼻子闻有点刺鼻。   

21. 板斜龟(邦舍龟) : 外观类似“红团”,但是是白色的不带花纹,内料是绿豆去皮磨成粉的蓉,正宗的作出来还不错吃。

22. 煲糕(马糕) :涵江正宗商家几乎绝迹,半年内吃过最好吃的还是妈祖那儿的。   

23. 咸公饼 : 偶尔混迹于市顶与市场间一个挑夫卖的比较正宗,现在同样兵临绝迹。   

24. 方糕 :濒临绝迹,正宗商家无。   

25. 千层糕 :绝迹 。   

26. 起玛酥 :尚有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