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有爱国,复扬文化之心,但是这不等于他真就是个老学究。本质上,他依然是那个二十多岁还被老爸打的嗷嗷叫背书的小道士。
老徐是他老子,他根本打不过。要知道蜀山与苗人接壤,为了应对苗刀与苗蛊,他家人人习武。
在蜀山越是传承久远的家族便越会习武,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自保。毕竟华夏自古以来便不重视草民的生死,常常为外族欺负丧命。
哪怕是现代,其实也是一样。对上面来说和谐维稳最重要,其他只不过是数字罢了。
道教与四川土人的矛盾不是什么民族矛盾,而是信仰矛盾,从张道陵诛灭横行四川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帅始,道土信仰便不死不休了。
当地土人甚至曾经以杀道士算出师。
正是有着这保命护法的功夫,老徐打他这小徐,真的不要太简单。
但那是过去了,现在……
“呵呵,老爹,我要收集百家之学,背死你。不!应该是我为了使我汉文化不断层,苦心收集,以人脑备份。我果然有大功德,是个有福之人。”
张良一听惊诧道:“儒墨二家典籍,先生也知?”
徐福笑道:“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曾经与儒家并称为当世两大显学之一。”
“儒家孟子曾经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杨,说的是杨朱,道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也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我蜀山为道之典库。为往圣继绝学,当然有所收藏。”
张良听了,叹气道:“诸子百家典籍,唯有墨家尽皆毁于嬴政之手,为自家天下,实在是可恶至极。”
徐福说道:“这就是吾教先师们的夙愿--使天下文化不再断流。”
“先生之师真乃天下贤师。良代天下人谢过先生一教满门。”
张良起身,再度向蜀山拜谢。游言:“不知先生可否为良解说一二?良亦想向天下传播先贤文章。”
“当然可以。墨家的思想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
徐福解释着墨家的思想主张,张良听得如痴如醉,更是不时拍手叫好,发出感慨之言。
我在大汉演神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