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小农民
超小超大

第28章 背式篮 (2-1)

太阳从东面那片延绵的山峦冒了出来,碎金般的阳光斜散在人的身上懒洋洋的...

一大早,女族长又带着部落人出外采集。

连续好几日都是吃枇杷粟食,没有半点肉,大家早就吃腻歪了,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思索着,今日多采集肉类和虫子。

再次来到北面那片种满禾的山地,也许是多日没过来采摘,现在这里变了样,那些草和菜都明显地长高了,那些紫苏和香葱都茁壮成长。

而中间这条溪流的水位似乎上涨了不少,这应该是谷雨过后,下雨多了,溪流的水位变得更深。

“我们采集菘。”

女族长将大家带到山坡北面那片靠近树林的山头,她便拿着一棵类似小白菜的作物(菘菜)分给大家看,还表示今日的主要任务是采摘这种也菜,还说要将这山头上的野菜都采摘过来。

只见山脚下那些杂草丛中崛起一棵棵显眼的菘菜,大多都比后世市场卖的菜还要大一些。

不过,在菜地里面,有很多菘菜被刨了出来,这一片绿色的植物,满目疮痍,甚至还有大片的草...以及山坡上面种的禾都被压倒,似乎有一些动物在这片庄稼地里睡觉。

女族长安排妇女去摘菜后,又过来吩咐陈昊和那十个少年去钓蛙,陈昊点头答应,女族长就继续去安排那些狩猎的男人去办其它的事情了。

风里希和藤嫂,以及耘嫂这三家人作为一队。

大家拿着藤篮在工作,她们将一棵棵的野菘菜挖出来,洒了泥土,然后放入那些没有耳的藤篮里面。

她们挖菘菜时,连那些还很小棵的菘菜都挖走,这就搞不懂了,为什么那些没长大的菘菜也要挖走呢?

大傻和二傻则被女族长安排去跟着柏叔到不远处的树林里收集木柴。

十个少年拿出工具和收集草饵准备钓蛙。

陈昊看着这片草丛想了会,便走到耘嫂的身旁。

“耘嫂,这些小菘还可以继续长大啊,为什么要挖走?”陈昊蹲下来,帮忙挖菜,一边问道。

耘嫂指着旁边几个被某些动物糟蹋过的菜坑,说道:“豕群过来吃菘,我们要把菘挖了,再烧草种菘!”

豕即是野猪,部落人说的野猪应该是上次在枇杷林里看到的那群原猪。

陈昊想了想,又问道:“我们要把这里所有的菘挖了吗?”

“嗯,豕群每岁的这个时候就会过来吃菘,豕群不吃禾,吃菘不好,会压坏禾。”耘嫂一边挖菜一边认真地回答。

“采完菘,烧了草种菘,豕群不会再来?”陈昊问道。

“嗯嗯。”耘嫂点头回道。

“我明白了,这个时候是野猪繁殖期,也是野猪群最活跃的时候,野猪爱吃菜,如果不把粟苗附近的野菜采摘,就会时常吸引野猪过来,野猪偷吃菜的时候,就会破坏山上的粟苗,只有趁着这个时间把菜都割了再下种,等野菜再长大的时候,就过了野猪群活跃的时期,粟米就能平安长大,部落人真是有智慧啊!”陈昊恍然大悟,心里暗暗佩服起来。

这个时候,那十个钓蛙少年都准备好了,就喊陈昊过去钓蛙。

陈昊带着他们沿着溪流钓蛙,也许是多日没过来钓蛙,这条溪里有非常多的蛙类,小伙伴们很快就钓到很多的大蛙,很多人已经幻想着蛙肉的美味。

不过,陈昊却是觉得这样下去有点不妥,因为蛙类是吃虫的,如果把部落附近的蛙钓走,这必然会造成虫害泛滥,以蛙肉为主要的肉食,这实在不合适,太不合适了,这无疑等于杀鸡取卵!

现在,部落的肉食来源主要是蛙肉,这肯定不行的,看来得想过另一种肉食的来源。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大家要回部落进食。

因为女族长下令要将这片山头的菘菜采集上来,所以大家的藤篮里都装满了菘菜,可这些藤篮只是一个盛器壮的篮,

大家将野菜运回去的时候只能用两只手抱着,这些藤篮也造得不大,运量很少,同时,这也是陈昊昨天找藤嫂商议要解决的事情。

原始小农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连载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吾御
在两千四百年的时光里漫游是件蛋疼的事,特别是被裹挟在历史洪流中,自以为是煽动翅膀的蝴蝶,窥探到的却是一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秘密....
66.4万字9个月前
唐时明月宋时关 连载中
唐时明月宋时关
江左辰
唐时明月照心寂,北宋雄关铁衣寒! 南唐风月,诗词歌赋,有苏宸的才华横溢。 北宋边关,金戈铁马,有苏宸的挥斥方遒。 这是五代末北宋初,一个风云际会、列国峥嵘的时代。 且看苏宸如何在唐宋变革时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书普1群Q:1081454875(欢迎加入)
195.3万字9个月前
高唐弃子 连载中
高唐弃子
玉楼银海
意外穿越的裴范先发现,自己竟然身处大唐东宫,还成为了病秧子李弘的替身!李弘戳针,他便戳针,李弘喝药,他要喝药。只因他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病症还相似! 为了保命,裴范先利用现代知识制成神药进献李弘,开启了革除积弊,终成大唐肱骨的传奇旅程。
5.8万字9个月前
大唐万人恨 连载中
大唐万人恨
巨熊抱梧桐
新人新书,各位读者请从一百章后看起,放心,剧情完全接的上。如果真的看不懂,那就忍着眼痛看前一百章。
26.5万字9个月前
元枭 连载中
元枭
须臾乾坤
元末,红巾起义,天下大乱。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李察罕,刘福通,毛贵……天下可谓群雄并起。 可谁成想,一个酷爱历史的年轻人,却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这个时代。并且成为了山东军阀毛贵之子——毛正梁。 如此,曾广为人知的元末,而今,又会走向何方?
34.1万字9个月前
晚明太子朱慈烺 连载中
晚明太子朱慈烺
姚叶随风
大明,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是做一个逃跑太子,还是力挽狂澜?现代人附身晚明太子朱慈烺,给出了他的答案: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阻我改革者,虽强必戮!
23.7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