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才也要岁考、科考,当然,非常水就是了。科考之后,就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红楼十年,永颉五年,十月,武科乡试正式开始,主考官江南(应天)巡抚,副考官江南(镇江)总兵,监视、提调一应俱全;但规模仍比文科乡试逊色了不止一筹。
先在大名鼎鼎的江南贡院考校贴经、墨义、策、论,再移至中都(金陵)留守司核心校场进行骑射、步射、开弓、舞刀、举石,最后演示鸟铳和三眼铳,一连九日,纵然是武人,依然会感到疲惫。
荣登乙榜者总计五十一人,贾圭勤勤恳恳地锻炼了一年的骑射,水平提高了不少,最后高居第三,可称为“武经魁”。
武举人也有免税、免差役的特权,当然,肯定是无法和文举人相比的。
放榜之后,登榜者还需要参加“鹰扬宴”,排资论辈,细数同门、同乡、同年,为以后的“结.党.营私”铺路。
鹰扬宴,即科举四大宴之一,其他三宴分别是鹿鸣宴、琼林宴、会武宴。
其后,贾雨村、甄祉、王仁、史晃、冯渊、廖有才等人接连宴请,送往劳来,多不胜数。
贾家十二房尚处服孝期间,简单问候一番了事;至于薛家,薛蟠一家三口已经上京,金陵城只留下了薛峻等几房族人,贾圭做出领导的姿态巡视了一回作坊,对薛蝌、廖延宗的管理还算满意。
某日,贾圭受甄祉之邀来到了甄府,坐在马车上,姚光效便为他演说甄府,这才发现,甄府竟然与贾府有着惊人的相似:
甄家亦有两府,一府掌体仁院,二府掌金陵织造;
一府长房甄应臻,居住在偏院,嫡子甄祉;二房甄应嘉,现为甄家的当家人,嫡长子甄礽,十八岁时病逝,嫡次子甄宝玉,倍受全府疼爱;头上亦有老太太,系太上皇乳母,在甄府一言九鼎,比贾母的地位更胜一筹;老太太还有个外甥女,系太上皇.太妃;老太太跟前亦养了四女:缘秋,映秋,澹秋,希秋。缘秋亦进入宫中做了女史,按照原著的走向猜测,未来很可能嫁给了某位皇子。
二府当家人甄应與在外修道,嫡子甄禔掌二府之事,把二府竟翻了过来。
贾圭出身于贾家庶支,纵然考中了武举人,依然不被甄家的老爷们太过重视,唯有甄祉还算客气,带着他逛了一圈儿,然后摆下酒席,开怀痛饮,与会者有甄宝玉、甄祉、甄禔、甄禔嫡子甄晖。
甄宝玉和贾宝玉生得几乎一模一样,大饼脸,面如傅粉,自有一派风流,边儿上果然有两个清纯的丫鬟相陪。
酒酣,甄祉忽然说:“对了圭弟,你知不知道,那秦淮河的杨采薇进薛府了?”
贾圭愣道:“竟有此事?”
“是啊,也不知蟠哥儿是怎么想的,不过,杨采薇好像被他母亲和妹妹管起来了,说要教她丫鬟的本分事儿呢,好像还改了个名儿,叫什么来着……”
甄祉.搔.头抓耳,忽听贾圭道:“是不是叫香菱?”
甄禔也正好说出“香菱”二字,竟与贾圭之语重叠,不由得轻“咦”了一声。
“对,对!香菱,我怎么连个名字都给忘了!”甄祉猛地反应过来,“咦,圭弟,你不是不知道么?”
甄禔也问:“对啊,圭哥儿,你什么情况?”
贾圭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愣在那里,瞠目结舌。
“圭弟,圭弟?”
“嗯?”
贾圭回过神来,随众人继续吃酒,却已神不守舍。
香菱……天意么?
甄祉笑道:“圭弟,你在想什么?”
“呃,我是在想,那杨采薇位列秦淮十八艳之一,她进薛府,也不算辱没了薛大哥。”
甄祉点头,“很是,很是。”
这一糊弄,甄禔、甄祉也不再追究他的语言矛盾之处,继续吃酒玩乐。
那甄宝玉露了个脸儿,见贾圭一对桃花眼格外迷人,当下心痒难耐,趁着他解手的机会便捉着汗巾子跟来。
红楼之江湖路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