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另一个新进展是艾森门格综合征的治疗,以前此类病例在我国均是进行心肺联合移植。而目前为了尽可能的利用供体,此类病人国外均进行肺移植同期心脏畸形修补,达到与心肺联合移植同样的疗效。近年来我国也进行此类手术的尝试,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病人成功进行了同种异体单肺移植同期心内缺损修补术,病人术后已生存4年,肺移植减轻右室后负荷后可以促进心室功能的恢复,单肺移植术后肺灌注扫描,发现移植肺接受超过80的血流灌注。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完成双肺移植同期心脏畸形修补治疗艾森门格综合征的病例。
另外在肺移植中已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国内无锡市人民医院率先在国内将技术应用于肺移植病人术前、术中、术后。他们的结果显示术前受体心肺支持,维持患者心肺功能以赢得等待供体的时间技术代替常规体外循环,能完全满足肺移植术中的体外转流需要,并发症更少,肺移植的手术成功率也更高同时能减少术后原发性移植肺失功的发生率,术后的管理更加安全。一但发生,术后早期应用仍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在我国肺移植受体与国外一样也以肺气肿和肺纤维化为主,当前由于肺移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另外由于文化、理念及经济的差别我国的患者不到万不得已不选择肺移植,与国外肺移植受体相比,我国目前接受肺移植的病人年龄大、基础条件差,高危因素多,很多患者到呼吸机依赖方要求肺移植,无锡人民医院对9例长期呼吸机依赖病人成功进行肺移植,对于这样的高危患者基础条件较差,可谨慎选择受体及手术时机,通过积极的术前、术后处理使病人康复。
3、长期生存率已接近国际水平
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2006年的统计肺移植术后3个月的存活率为87,术后30天内的主要死因中手术技术原因占84,原发性移植肺失功284、而急性排斥及感染分别占51及212。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61、49。在我国肺移植往往手术成功,病人也无法度过围术期,对以往失败的教训讨论主要在感染与排斥的鉴别上,同时忽视了对原发性移植肺失功的治疗。肺移植病人术后存活需要依赖一个多学科包括外科医师、呼吸内科医师、麻醉科医师、监护医师、物理治疗师和护理等组成的团队,围手术期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配合,无锡人民医院近五年来开展的70例单、双肺移植,一年生存率达到73。
2006年5月起我国实施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全国有87家医院作为第一批通过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审核的单位。而有资质开展肺移植的医院仅有20多家,我国器官移植有了准入制,相信我国的肺移植必将与其他器官移植一样,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医疗条件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在新世纪迎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最终诊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