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愫联合专案组的侦查人员找来了雕塑艺术家、法医、美容师、摄影修版专家,以求复原面孔。经过讨论和验证,该男子的情况被定为年龄30至35岁、身高1米73、方圆脸、小眼睛、高颧骨、两耳前部有稀疏粉刺疤、皮肤较黑、略有络腮胡子、偏长的寸头、体格健壮。
“这个样子符合你说的凶手的特征吗?”
“不太符合。首先一个年龄不符合,第二个样子不符合,我觉得凶手的样子应该是很斯文,受过高等教育的。”
“我也认为是这样,不然凶手的炸弹是从哪里来的。”
“屈队,经过我们技术科的鉴定,虽然炸弹是一种型氮化铅,但是技术并不完全,所以我认为这有可能是自制炸弹。所以凶手文化程度比较高,肯定不像是现在这样。”
“你说的有点道理,我也觉得是这样,但是我们在死者身上发现有关于炸弹的那些东西,让谁都会怀疑到他的身上。”
“你这么说也没有错,但是这极有可能是凶手为了转移我们警方的视线,所以故意把这些东西放到死者的身上。”
“也有这个可能性。刑技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我们技术人员调查了死者随身携带的包和衣服,发现在死者的衣服和随身物品,有一部分明显为军用品,其他的物品则大都是北京生产。鞋底上沾有微量铁屑。综合考虑,可能是北京人或是与北京有关的人,可能参过军,可能在农机厂、金属厂等类似工厂工作。”
随后,刑侦队将带有“复原头像照片”的通知被紧急发送到本省各地、各单位,“关于辨认查找无名男尸的紧急通报”。希望能尽快找到无名男尸的消息。
5月11日上午,本市文崇区,民警给一位“党员积极分子”看通报,这个积极分子惊讶,道:“这不是邓志鹏吗?”
听完这个消息后,屈愫专案组他们初步怀疑这个男尸可能是他家孩子邓志鹏。从5月7日到5月11日,不过4天左右的时间,至少通知发送的速度,对于当时来说是够快的了。
如果凶手真是邓志鹏的话,那么这个案子就可以这样结束,但就怕在凶手如果不是邓志鹏的话,那凶手又会是谁呢?
经过调查,凶手真不是邓志鹏,虽然邓志鹏当过兵,参过军,但是没有接受过任何的爆破训练,所以凶手并不是他。
这让侦查员的心凉了半截,没办法,他们又在继续调查中…但是经过那两次爆炸后,凶手仿佛是失踪般,没有任何消息,也再也没有发生过爆炸案。群众也渐渐遗忘了这件事,但是对于侦查人员,这个案子是他们的耻辱,小姚也一直记得这个案子。
“这个案子就交给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了。”姚局说道。
“我们可以打电话问问许芷若,她应该会有办法的。”有人提议道。
“不,我们自己也会有办法。”王晓说。
“你有什么办法?”
“部队里肯定也有当过兵,参加过爆破训练的人,这是我根据邓志鹏当过兵突然想起来的。而且我怀疑邓志鹏应该和凶手认识,所以凶手才能神不知鬼不觉把那些关于炸弹的东西放进邓志鹏的随身携带的包里。”
“但是如果按照你这么说,那么邓志鹏发现那是炸弹应该会有所察觉才对。”
“我估计当时凶手应该是这么对邓志鹏说,你帮我拿着一下,我去上个厕所。这个时候凶手应该是直接走了,顺便启动了炸弹的定时装置。所以我们可以调查谁和死者邓志鹏玩的最熟应该就是他了。”
王晓通知邓恺立刻联络当时的邓志鹏所有部队的班长,经调查,还真有一个人和邓志鹏玩的非常好,那人便是南征。
南征在部队里的各项成绩都很优秀,他做过“基干民兵”,这一年打过靶,做过爆破训练,有相关知识。
南征事发时,也就是1983年,他正好42岁,即生于1941年前后,本市。1950年于某某中学初中毕业,去荣王县插队,1977年入伍,当铁道工程兵,1979年复员到某市拖拉机厂做维修工。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