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之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变化,主要是在于局道的增多。魏晋前后,是第一次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魏邯郸淳的艺经上,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与前面所介绍的河北望都发现的东汉围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却载明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之度数。“表明这时已流行19道的围棋了。这与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当时的围棋已初步具备现围棋定制。
南北朝
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日本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
隋唐宋元
隋代围棋盘,河南省博物馆由19道棋盘代替了过去的17道棋盘,从此19道棋盘成为主流。而随着隋帝国对外的政策,高句丽、新罗、百济把围棋带到了朝鲜半岛,遣隋使把围棋带到了日本国。
唐宋时期,可以视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围棋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这时的围棋,已不仅在于它的军事价值,而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成为男女老少皆夷游艺娱乐项目。
诸天之我有亿万分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