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30岁到40岁是什么年华,三十几岁属于什么年华

发布:小编

30岁到40岁是什么年华

30岁到40岁是指“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的意思是人到三十岁以后可以自立的年龄,而且后来逐渐成为了30岁到40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另外在年龄称谓,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三十几岁属于什么年华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30岁称为不惑之年,也称为而立之年。

30岁是指而立之年,三十而立,是来源于成语,意思是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该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

男子一般不满周岁是襁褓之年,2-3岁孩提之年,13-15岁午匀之年,16-20岁弱冠之年,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古希之年,80岁杖朝之年,90岁耄耋之年,100岁期颐之年。

女子不满周岁襁褓之年, 2-3岁孩提 ,女孩7岁年始龀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16岁碧玉年华 ,20岁桃李年华 ,24岁花信年华 ,30岁半老徐娘 ,50岁知天命之年,60岁花甲,70岁古稀,80岁杖朝之年,90岁耄耋之年,100岁期颐之年。

30岁是韶华之年,指的是美好的青春年华。30岁也是人的一生中年轻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身体各个机能完好,精神蓬勃向上是人的一生中大有作为的年代因此,30岁是韶华之年,一点不错因此,在这人生难得的韶华之光,一定要努力的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将自己成为一个社会的有用人才,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30岁到40岁是什么年华,三十几岁属于什么年华图1

30岁到40岁是什么年华 用什么词语

30岁到40岁是指“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的意思是人到三十岁以后可以自立的年龄,而且后来逐渐成为了30岁到40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另外在年龄称谓,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古代三十岁称为什么之年

1、三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2、四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3、五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

“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释义:孔子说:十五岁立志于学习,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扩展资料:

而立之年的成语来自于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古代年龄称谓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

以上就是关于30岁到40岁是什么年华,三十几岁属于什么年华的全部内容,以及30岁到40岁是什么年华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