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

发布:小编

“零食乌梅和中药乌梅一样吗?”答案是“不一样”。虽然都是由可食用的梅子制成,但中药乌梅是特定只由梅树未成熟的果实(青梅)炮制而成,而零食乌梅则还可能为成熟的黄梅、西梅等加工而成。
青梅在中国的栽种史超千年。时至今日,其流传的相关典故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望梅止渴、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相传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军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1
另据《三国志》记载:建安5年,刘备“学圃于许田,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刘备共论天下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彼时的英雄,早已随着滚滚东逝的时光大河消失不见。青青的梅树,依然与我们相守相望。


青梅

青梅,也称酸梅、话梅、白梅、黄仔等,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福建、广东、浙江。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2


中国4大著名青梅产地


福建省诏安


由于诏安有着独特的土壤、水质以及气候条件,因此自南宋起便开始种植青梅了。经过多年的种植,诏安青梅逐渐演化出“白粉梅”、“青竹梅”2个独特品种,以果大、皮薄、肉厚、核小、酸度适中驰名中外。


广东省普宁


普宁地区盛产青梅,种植面积达 16 万亩,早在 1995 年就被评为了「青梅之乡」。普宁青梅以果大、皮韧不易破损、肉厚且柔软、核小、酸度高等优点而著称,誉满海内外。


广东省陆河


广东省陆河同样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而且品种众多,有青竹梅、白粉梅、黄梅等等。果实有个大、核小、肉质厚实细脆、含酸度高等特点,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浙江省长兴等地


浙江长兴、萧山、绍兴等地都盛产青梅,其中以果大、核小、皮薄、肉质松脆、酸味纯正、风味独特的萧山大青梅最为出名。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3


在广东,青梅是不少人童年的回忆。加入盐腌制成咸梅,咸梅是越放越香,夏天舀两颗加一点点糖兑些开水,酸甜可口,最是消暑解渴。


青梅极酸,一般不生吃。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摘,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即为中药乌梅。以食盐腌制,干燥,习称梅胚。或以白米醋、食盐腌制后湿用,习称湿青梅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4

▲乌梅


乌梅 呈类环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种子扁卵形,淡黄色。气微,味极酸。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5


梅胚 类球形或扁球形,表面黄棕色至棕红色,皱缩不平,可见白色细小颗粒。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肉柔软或略硬;果核坚硬,椭圆形,红棕色,表面有凹点;气微,味咸、酸。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6


湿青梅 类球形,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稍皱缩。果肉浅黄色。闻有醋酸气味,味极酸、极咸。



药用乌梅

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作用,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此外,本品炒炭能固崩止血,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7


乌梅最出名的功效即是安蛔驱虫,如乌梅丸和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乌梅安蛔汤等方。而除此之外,乌梅更有养阴润肤止痒、和胃生津增酸等妙用。临床上如果用之得当,能建奇功。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服。胃酸过多者慎服。


乌梅功效的各家论述

《神农本草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名医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本草纲目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赢,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用药心法》:收肺气。

《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本草纲目》: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惟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8(ni,此字电脑无法打出)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本草经疏》: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

《本草新编》:鸟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似有类于木瓜,但此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入肉中则拔,故于久泻久痢,气逆烦满,反胃骨蒸,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收敛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症则不及也。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
复方应用:
蛔厥呕吐腹痛:“蛔得酸则静”,本品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为安蛔之良药。适用于蛔虫所致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证,常与细辛、川椒、黄连等同用,如乌梅丸(《伤寒论》)。
肺虚久咳:本品味酸而涩,其性收敛,入肺经能敛肺气、止咳嗽。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可与罂粟壳、苦杏仁等同用,如一服散(《世医得效方》)。
久泻久痢:本品酸涩入大肠经,有良好的涩肠止泻痢作用,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可与罂粟壳、诃子等同用,如固肠丸(《证治准绳》)。取其涩肠止痢之功,配伍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之黄连,亦可用于湿热泻痢,便脓血者,如乌梅丸(《圣惠方》)。
虚热消渴:本品味酸性平,善于生津液,止烦渴。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参等同用,如玉泉散(《沈氏尊生》)。



药膳饮品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9


青梅排骨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排骨1条、湿青梅3~4粒、生姜几片。

做法:猪骨洗净后氽水,加水适量煮30分钟;鲫鱼用油稍煎,放入猪骨汤中煲20分钟;湿青梅3~4粒碾破、生姜一起放入汤中煲5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即可。(适合3~4人量)

功效:鲫鱼性味平甘,能够和中补虚、温胃益气;青梅性味酸平,能够生津开胃;猪骨性味甘微寒,能壮腰膝、强筋骨、补虚弱;生姜性味辛温,能温中散寒、去腥。诸物合烹,此汤酸甘开胃,适合体虚、胃口不佳者食用。
姜茶乌梅饮材料:乌梅、姜各15克,绿茶3克,红糖适量。做法:将生姜切丝,与乌梅、绿茶共放盖碗中,以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后调入红糖饮用。每日冲泡3次饮服。功效:此饮有清热生津、止痢消食、温中、抑菌的功效,可用于细菌性痢疾。适合人群:适合细菌性痢疾、大便脓血以及虚寒型痢疾、脾虚泄泻、久泻不愈者。四季皆宜饮用。

特别注意:外有表邪、内有实热积滞者不宜。


乌梅鸡蛋汤材料:乌梅15克,鸡蛋1个,红糖适量。做法:先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打均匀,再用乌梅加红糖煎煮汤汁后立即冲入鸡蛋液,成蛋花汤,趁热食用。每日分2次食用。功效:此汤能止泻、补虚,可用于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日常调养。适合人群:适合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痔疮出血、泻痢腹痛、小儿虫积者常食。四季皆宜饮用。

特别注意:外有表邪、内有实热者不宜。


乌陈普洱茶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10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5克。

制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以及消化不良之人。

自制青梅酒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11

材料:青梅、白酒(50度左右为宜)、黄冰糖适量、土茯苓粉少许。

制作:青梅用清水洗净,去掉果蒂(这一步非常重要,否则会苦),晾干。将广口玻璃瓶洗净,晾干;按一层青梅、一层冰糖的顺序,将青梅与黄冰糖放入广口瓶中,加入土茯苓粉;倒入白酒,以完全没过最顶层的青梅三四厘米为宜;将瓶口用保鲜膜封口,存放到阴凉通风处。至少泡3个月,青梅酒才可饮用。也可在浸泡3个月之后捞出青梅,再放上一段时间,风味更加独特。

自制酸梅汤

望梅止渴的神奇功效图12

材料:乌梅25克、乌枣25克、山楂35克、甘草2克、陈皮5克、干桂花7克左右、冰糖适量。

做法:1、将除了冰糖和干桂花外的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浸泡15-20分钟。

2、第一遍熬制:浸泡好的材料倒入锅中,放在火上大火烧开,烧开后改小火熬煮半小时第一遍熬好后,将汤汁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所有原料保留在锅中。

3、第二遍熬制:在锅中重新加入清水,重复第一遍熬制的方法,同样加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小火熬制半小时在起锅前放入冰糖和干桂花。冰糖溶化后,关火。

4、将第二遍熬制出的汤汁与第一遍熬出的汤汁混合,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大家不必拘泥于配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玫瑰花、洛神花、枸杞等。■

【来源:内容综合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养生正道、中药大辞典、《中药学》教材、南方日报、中国中药杂志】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