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岁寒三友是什么,“岁寒三友”的来历跟宋朝的苏轼有什么关系

发布:小编

岁寒三友是什么

岁寒三友是松、竹、梅三种植物。

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松:

松,松科松属植物,在各地均有分布。其适应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喜光照,较耐旱及耐寒。松树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数节,冬芽显著,芽鳞多数;芽鳞、鳞叶、雄蕊、苞鳞、珠鳞及种鳞均螺旋状排列;鳞叶单生,幼时线形,绿色,随后逐渐退化成褐色;雌雄同株,球花单性;球果2年成熟,熟时种鳞张开,颜色由绿、紫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浅褐色或暗褐色。

竹:

竹,别名竹子,属禾本科竹属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竹子对水热条件要求高,性喜富含有机质、水分充足的土壤环境。竹子不光运用于纺织产业、工艺品行业,还具有药用价值,具有去火清凉、镇咳祛痰的效果。竹象征君子之道,与梅花、松被称为“岁寒三友”。

梅:

梅,蔷薇科杏属植物。梅的鲜花可提取香精,果实可食,或熏制成乌梅成药。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是什么,“岁寒三友”的来历跟宋朝的苏轼有什么关系图1

“岁寒三友”的来历跟宋朝的苏轼有什么关系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黄州即今湖北黄冈。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很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生活百科